【劳动创造幸福·新业态暖故事】天创优配
原标题:把部队培养的优秀品质与工匠精神融汇,诠释“服务至上”——(引题)
“特级射手”变身“最美快递员”(主题)
本报记者 刘旭
打卡,早会,分拣货物,装车,规划路线……“您好,我是德邦物流快递员,现在准备为您配送。”早上9点,陈寿臣与第一个客户沟通完毕后,跨进厢式货车的驾驶室,载着满满一车货物启程。
这位面容清瘦、略带腼腆的90后青年天创优配,从事的是重货配送工作。2017年6月,陈寿臣脱下军装,转身投入物流行业,成为辽宁大连星光德邦物流有限公司的一名快递员。一人一车,一订单一责任,在这个辛苦且人员流动性较大的行业,陈寿臣一干就是8年,保持着零投诉、零差错的纪录。
片区里的“人形导航”
配送路上,陈寿臣细数起自己一天的工作。“一共36单,涉及24个小区、5个商场、7家工厂,家具、家电、汽车配件啥都有。”陈寿臣说。
德邦物流在配送大货、重货方面具有优势,但小件货物的投递员管片点多、线长、面积大,这一岗位要求他们更加腿勤、能跑。陈寿臣拿出在部队练技术的倔劲儿,白天穿梭于街巷楼宇间丈量辖区,夜晚伏在台灯下一笔一划手绘地图。道路名称、小区门牌号、客户分布点位在纸上渐次清晰,这份凝结着“工匠精神”的手绘地图,成为他走街串巷的“作战图”。
他把自己片区的地图打印出来天天背诵,硬是把自己变成了片区的“人形导航”,日均配送效率提升30%。
陈寿臣到达第一个点位后,配送的货物是一张1.8米×2米的床垫。与客户沟通完毕,他熟练地拿出一条绳子,绕着床垫十字交叉缠上一圈,将其稳稳地绑在背上,“这是老小区,没有电梯,客户家在3楼天创优配,得往上背。”他边说边走向楼梯。
服务中,陈寿臣始终带着军人特有的细致与温情:暴雨天用雨衣裹住客户的家电货品,自己则淋得透湿;为老年客户义务搬运重物上楼,顺手带走门前垃圾;熟记片区企业的发货规律,主动提供预约收件服务。他常说:“每个包裹都是客户的期待,不能让信任在路上耽搁。”这份将客户当亲人的赤诚,让客户的手机通讯录里存满了“陈师傅”“小陈兄弟”的亲切备注。
危难时刻显军人本色
2022年6月,送货途中的陈寿臣骤然刹车。路边深沟里,一位老人被侧翻的三轮车压住动弹不得。陈寿臣纵身跃下,移货、校正、拖车,汗水混着泥土浸透工装。确认老人无恙后,他默默护送其回家。同年8月,因突降暴雨,一位老人躲雨时不慎陷入困境,情况紧急,陈寿臣不顾个人安危将老人救出,送至安全地带。
这些善举源于陈寿臣在部队服役期间培养的优秀品质。陈寿臣2011年入伍,服役期间,获“优秀新兵”“优秀士官”“优秀五会教练员”“百名典型标兵”和集团军“特级射手”等荣誉。
工作后,陈寿臣凭借在快递行业的突出贡献和敬业奉献精神,荣获共青团中央新时代青年先锋奖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辽宁五一劳动奖章、大连五一劳动奖章、大连市“最美快递员”称号。
每逢“双十一”物流高峰,他日均派件量超200单,却始终保持“零投诉”纪录。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,凝结着他对“最后一公里”服务的深刻理解:快递打包时多缠一圈胶带,路线规划时多绕一个路口,安全检查时多看一眼标签……正是这些细微处的“较真”,让他在辽宁省“工匠杯”职工技能竞赛快递员技能竞赛中荣获第二名,在大连市第四届、第五届“工匠杯”职工技能竞赛中蝉联运作员和快递员双料冠军。
争当为民服务的“小蜜蜂”
2022年,陈寿臣多了一个新身份——大连市政协委员。作为一线工作人员,陈寿臣深知快递小哥、外卖小哥、网约车司机等行业人员的痛点,也敏锐意识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优势。他积极参与“我爱大连,‘小哥’行动起来”基层治理项目,与大连全市1.3万名快递员、外卖员共同担任治安巡逻员、矛盾调解员。
送件途中,他将手机镜头对准破损井盖、消防隐患;休息间隙,他在社区当起反诈宣传员。这些举手之劳累计解决民生问题40余件。
作为大连市青联界别政协委员,他提交了《关于非机动车道路权的提案》《关于大连市路边停车收费以及停车场时长收费整改的提案》《关于出租车网约车形象规范的提案》等多份提案。
如今,他带出的徒弟已有23人,其中5人成为区域经理,把“服务至上”的理念传得更远。
暮色中的大连街头天创优配,陈寿臣将最后一件货物搬进电梯。客户家门打开瞬间,暖光倾泻在他汗湿的工装上。此刻,城市脉络在他脚下延伸为新的“战场”——没有硝烟,却同样承载着守护的荣光。
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