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珠国际
作者 | Talk君
大家好,我是talk君
7月10日凌晨两点,杨女士颤抖的手指第无数次按下儿子的电话号码——这个动作在过去五天里已成为她的本能。
但这一次,听筒里竟传来了接通的“嘟”声。她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,双手紧紧攥住手机贴在耳边,期待着19岁儿子彭宇轩的声音。
“喂?”
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一个陌生男性的声音,带着浓重的异国口音。
“我是缅甸人,这张手机卡是朋友给的。”
对方用蹩脚的普通话回答着询问,对手机原主人的去向一无所知。
通话持续了约六分钟,杨女士的希望随着挂断声彻底破灭。此时距离彭宇轩失联已过去整整一周。
编织的谎言:从“西安打工”到“缅甸搬货”
19岁的彭宇轩是一名高考复读生,今年6月刚结束人生第二次高考。6月28日,他在家填完高考志愿后告诉家人,要去西安“找女朋友玩几天,顺便打暑假工”。
家人放心地给了他800元路费明珠国际,看着他登上前往西安的高铁。
在西安的三天里,彭宇轩与高中好友小佳在一起,也见了女友小董。6月22日,他曾向女友提起“云南有个姑姑”,可以介绍他去工作,并谎称父母已经知情。
这个虚构的“姑姑”成为他南下计划的关键掩护。
7月1日,当小佳返回汉中老家后,彭宇轩独自登上了西安飞往昆明的航班。当晚8点,他兴奋地给朋友发来登机牌和抵达昆明的信息,声称“云南的姑姑”虽未露面,却有人给了他500元住酒店。
“他原本是说到昆明以后再告诉父母,最后发现也没有告知。”
好友小佳后来透露。这个谎言将成为彭宇轩与家人之间最后的隔阂。
边境迷踪:泥泞中的“高薪工作”
7月2日,彭宇轩的行程开始变得诡异。他告诉朋友自己“一直在赶路”,中午从昆明出发前往下一站,并发来临沧市临翔区的天气截图,路上遇到的同路人听到彭宇轩的计划时,纷纷劝他回家。
他描述工作内容“主要是搬货”,承诺每天200元的报酬对19岁农村少年极具诱惑。
7月3日,当女友小佳察觉异常追问细节时,彭宇轩的回复充满矛盾:“现在还不是讲的时候,等过两天再告知到底在干嘛”。
以及最后的四个字:我在缅甸。
在当晚的视频通话中,他点着外卖,展示着酒店双人房,心情愉悦地谈论挣钱计划,丝毫不见异常。这个持续近一小时的视频,成了他留给熟人最后的正常画面。
“不是电诈明珠国际,我很安全,现在这里归中国管的。”
彭宇轩反复向女友保证。
勐啊口岸:844步后的永恒沉寂
7月4日中午12点,彭宇轩最后发来的定位显示在云南省孟连县勐啊口岸综合文化站。
“等会儿去住的地方”
成为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。下午2点后,所有通讯戛然而止。他的微信步数永远停在了844步。
7月5日,意识到事态严重的小佳辗转联系上彭宇轩的母亲杨女士。这位农村母亲的人生瞬间崩塌,她立即向陕西汉中和云南普洱两地警方报警。
两地警方的调查结果令人窒息:汉中警方确认彭宇轩国内行动轨迹与描述一致;普洱警方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筛查,未在辖区内发现他的踪迹;孟连县公安局明确表示——“彭宇轩人不在境内,在缅甸那边”。
跨国困境与“捞人”骗局
7月9日,中国驻大使馆向杨女士传达了残酷现实:没有护照的偷渡者,在缅甸难以定位搜寻。与此同时,新的骗局已嗅着悲剧气息而来。
“我们是普通的农村家庭,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。”
儿子失联后她多次接到神秘电话,对方声称有缅甸军方关系,能“捞人”出来,但需先支付20万元费用。这个数字相当于陕西农村人均年收入的20倍。
这些“捞人专家”利用家属绝望心理设下连环骗局,让本已破碎的家庭雪上加霜。杨女士每次接到这类电话都谨慎处理,但内心的煎熬与日俱增。
诱骗路线图:暑假工陷阱的致命套路
彭宇轩的遭遇揭示出诱骗缅甸的标准化流程:首先,骗子在网络上以“高薪暑期工”为饵,锁定社会经验少的年轻人;其次,虚构“亲戚关系”建立信任;然后提供路费、住宿等小恩惠;最后以“边境搬运”“电商物流”等名义引至边境。
“他今年刚高考结束,平时接触手机的时间比较少,也没怎么关注过缅北电诈这方面的新闻。”
好友小佳道出关键问题。在信息闭塞的农村,反诈宣传难以触达每个角落,让骗子有机可乘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受害者常被深度洗脑。彭宇轩失联前多次强调自己“自由且安全”,甚至阻止朋友告知父母实情。这种被操控的心理状态,使他错失了最后的自救机会。
云南孟连县勐啊口岸的边境线像一道无形的伤口,切割开两个世界。
口岸这边,中国警察无奈表示需要“省公安厅发函到缅甸大使馆”才能寻人;口岸那边,偷渡者如同水滴落入汪洋。
彭宇轩的身份证、高考准考证和手机信号都留在了国内,人却消失在缅甸邦康的某个园区。
至今,汉中与普洱警方仍在协同侦办。边境线那侧的邦康园区像一座钢铁迷宫,吞没了少年的踪迹。
这个本该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夏天,被彻底染成黑色。
电话那头,再没有陌生的缅甸口音,甚至连忙音都吝啬给予。
对此你怎么看?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~
赶紧关注视频号@一刻talks吧!
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